黑龙江女子在家“杀年猪”,网友却说她犯法了,为何杀猪会犯法?
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不少村民家中,也都陆陆续续开始准备“杀年猪”了,这不,前些天,就有一名家住黑龙江的女子,在网络上分享了一段“杀年猪”视频,称自己婆婆家杀年猪了,足足有400多斤呢。
在这段视频的评论区,除了有不少网友表示,杀年猪这项活动,看起来“年味十足”外,还有一些网友提醒:私自在家杀年猪是违法行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在农村私自杀年猪,真的犯法吗?
今天使者给大家圈出个有用的知识点:私自杀猪会犯法吗?
喜欢使者节目的朋友,欢迎在屏幕上点击一圈三连,也可以长按点赞按钮支持一下
先让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2018年,云南丽江的一名村民,因为私自帮别人宰杀了一头年猪,经人举报后,被有关部门罚款1万元。
2019年,广西百色的一名村民家中,因为年关将至,于是他就宰杀了家里的一头生猪,一部分留下自己吃,另一部分则卖给了同村的村民,结果在被人举报后,这名村民因此被罚款10万元。
2021年,贵州一名男子在同村一户村民家里,购买了一头生猪,他将这头生猪宰杀后,拉到了镇上的集市售卖,当地执法人员发现后,这名男子被罚款2万元。
还有在我国湖南,一名村民宰杀了家里的一头年猪后,将家里吃不完的部分,拿去集市上售卖,结果没想到竟被罚款4万元。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从这些案例来看,似乎农村杀年猪,真的是违法行为。
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吗?私自杀猪为啥会违法呢?
其实通过以上这些例子,大家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案例中的村民,之所以被罚款,是因为他们都将宰杀的年猪,进行了销售处理,这也是为何他们会被罚款的原因。
根据我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如果农村地区的个人,将自家饲养的猪给杀掉,并且是“自宰自食”,那么,年猪是可以杀的,这既不违法,也不会被罚款。
因此,这一次黑龙江女子在网上分享的“杀年猪”,如果这头年猪是她们留着自己吃,完全没有销售行为,没有因此赚一分钱,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违法。
而且若是亲戚朋友,或者是村里人前来帮忙,大家在杀年猪后,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饱餐一顿,临走的时候,这名女子还以“感谢”的名义,让每个人都免费拎走了一块猪肉,这种行为也不违法,因为这同样符合“自宰自食”的规定。
不过,若是这名女子将一部分猪肉卖掉,那么,哪怕她只卖出去1斤猪肉,这也属于违法的销售行为,不仅要被处以5万以上、10万以下的罚款,同时,宰杀的生猪、屠宰用的工具等,也都会被依法没收。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明白了,为何同样的农村杀年猪,有的村民不犯法,有的村民却要因此受到上万元的处罚,就是因为只要涉及到销售性质,就等于触犯了法律。
所以,无论是过年也好,还是平时杀猪也罢,只要大家记住“自宰自食”这4个字,就可以放心地去宰杀生猪,不用担心自己会被罚款。
可是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何自家宰杀的生猪不能随意销售呢?这又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有不少人都愿意在农村杀猪的时候,去买上一些村民家养的“土猪肉”,认为这样的猪肉口感,要比专业养猪场里面的猪肉口感更好,同时,还认为这些猪肉吃起来会更健康,更有营养。
不过,这种行为的背后,却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是为何农村杀猪不能随便销售的原因。
如果大家平时去市场卖肉,会发现肉皮上面,都会盖着一个检疫章,有了这个章,就代表市场上售卖的猪肉,都经过了专业的检疫,吃到肚子里是安全的。
否则,若是没有进行检疫,那么,这些猪肉中,很有可能会携带致病菌、寄生虫,这样的猪肉吃到肚子里,是很不安全的,尤其是一旦感染了“人畜共患病”,那么,也有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这可不是玩笑话,在我国湖南,就曾有一名女子高价购买了农村自养的“土猪肉”,结果没想到将猪肉拿回家后,该女子在烹饪的过程中,竟然从猪肥肉里,发现了寄生虫。这让女子感到既恶心又害怕,随后,该女子联系了媒体,将这件事曝光,希望卖家可以给出一个说法,后来,当地工商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该女子购买的,是未经检疫的猪肉。
由此可见,虽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被称作“史上最严杀猪令”,让不少人都感到不理解,认为不应该限制农村“土猪肉”的买卖。
但其实这么做,反而是对我们健康负责的一种表现,毕竟若是放开未经检疫的肉类销售,那么,别说是病猪肉了,极有可能各种家禽、家畜的“病肉”,都会流向大家的餐桌,那个时候,一旦吃出严重的问题来,可是后悔都晚了。
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是奇点使者,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标签:
推荐文章
- 黑龙江女子在家“杀年猪”,网友却说她犯法了,为何杀猪会犯法?
- 环球看热讯:神马股份: 神马股份2022年第十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 律师遗产协议书怎么写
- 12月14日基金净值: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A最新净值1.7163,跌0.99%-世界热讯
- 全球聚焦:方城县教体局举办政企“畅聊早餐会”
- 天天微速讯:丰原药业:公司目前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保证工厂生产正常
- 东箭科技(300978.SZ)成为新势力主流自主品牌客户某型号新能源汽车电动侧开门的供应商_每日看点
- 现在水果价格一览表,水果价目表图片 全球今日报
- 储能电池企业扩产出海忙,大容量化正成升级主要方向
- 全球要闻:元琛科技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3日共净流入2595.57万元
- 通讯!幸福蓝海董秘回复: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提供给我司的最新一期定期持有人名册数据
- *ST腾信(300392)12月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94.13万元
- 大华股份董秘回复: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在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物项识别、大数据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究
- 涨停雷达:长江健康:子公司拟收购江和药业58%股权标的公司正在研发抗新冠口服药物 长江健康触及涨停
- 全国首部!江西“小切口”立法 解决环境大问题
- 邯郸市启动为期半年的食品安全专项行动 严打食品违法犯罪行为
- “洗衣液奶茶”因存安全隐患全部下架 商家:“以后也不会再卖了”
- 警惕“唱反调”演变成不尽责 独董不能止于说“不”更要勤勉尽责
- 恐龙呼吸道感染首个证据发现 几万年前的恐龙也患感冒
- 台风“圆规”携风裹雨来袭 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停课停工
- 西藏米林“家庭农场”:引领种植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从东北到西北 他在“军垦第一城”规划着城建未来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21千米
- 环球影城过山车突然停驶 游客被困十米高
- 新版控烟条例效果如何?禁烟区依然烟熏火燎
- 还在打赏假脸女主播?来看视频“变装秀”
- 大雨洪水中的这7个瞬间,让我们流泪了……
- 台风“圆规”将登陆 广东多地停课停工
- 哈尔滨市新增治愈出院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例
- 西藏普兰边检民警:让孤寡老人迎来有“儿女”陪伴的温馨重阳节
- 上海率先出台《住宅装饰装修质量验收规范》团体标准
- 吴谢宇称死刑“量刑太重”上诉 二审新增一名辩护律师
- 粤启动最高标准防御台风“圆规” 深圳珠海等多地停课停工
- 山西大同:受近期气温骤降影响 11日起陆续供暖
- 媒体记者赞开封古城墙夜景 宛如时空隧道式“穿越”体验
- 风雨无情,携手共“晋”
- 有助降低农业磷肥施用 科研人员在植物磷营养吸收上取得新发现
- 台风“圆规”给福建带来风雨影响 福建转移近3万人
- 生物多样性“家谱”扩容 杭州桐庐发现低危新记录种天目臭蛙
- 亲身感受技能魅力和力量 近40位外交官在沪“走进世赛”
- 福建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福州海警守护辖区渔船民安全
- 广西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8例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 雷锋精神: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 风雨同舟 谱写抗洪壮歌
- 晋陕全力做好防汛救灾 恢复生产工作
- 哈尔滨多地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 激流勇“晋”!一组谐音成语致敬山西
- 海河流域上游强降雨后泄洪 洪峰预计今晚进入天津
- 河南卫辉村民抢收蔬菜捐赠山西:俺分文不要
- 台风“圆规”致海南进出岛客运暂停
- “圆规”加强为台风级 将在海南琼海到陵水一带沿海登陆
- 为了百分之五的孩子:残疾儿童如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 关乎教育公平感 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该成为明规则
- 台风“圆规”将登陆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X 关闭
最新资讯
- “圆规”加强为台风级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 骗财、自杀、诱奸……四个关于“饭圈女孩”的故事
- 绥化“战疫”,有群“做好事上瘾”的年轻人助攻
- 这些“反诈App”,关键时刻或能帮上你
- 北京秋雨又上线夜间大部有小雨 15日起大风降温来袭
- 收养12个患病弃婴 在这个家庭亲情不一定与血缘联系
- 学生被家暴学校却保持缄默?强制报告制度还需更多配套
- 教培退潮,成人职教成为培训机构入局、转型热门选项
- 文化场馆活动 展现多彩魅力
-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 落马官员违纪违法:自认国企特殊 享乐放纵迷打球
- 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发布
- 1000度近视坐过山车致视网膜脱落 眼科专家:高度近视用力咳嗽、打喷嚏都有可能造成悲剧
- 家庭养老床位“无人照护如有人” 安装适老智能设备 24小时远程监护
- 3小时话剧《长安第二碗》浓缩40年来时代巨变
- 1738元机票提前10天退竟要扣1182元退票费
- 在“未来工厂”,老师傅变身“新工人”
- 面对气候变化,文物保护要有前瞻性
- 挪用公款并收受别墅 是否应并罚
- 国道244陕西留坝县武关驿段出现山体塌方
- 厦门做细文化遗产保护监督 联合会商促整改
- 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四年试点受益的不仅是大熊猫
- 人工智能+3D打印,做出一口好“牙”
- 大熊猫的故乡藏着哪些“生物多样性”密码?
- 我国正式设立首批五个国家公园 大熊猫国家公园“转正”
- 郑州追征一网红600多万元税款 网络主播补税潮要来了?
- 成都中小学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 每周不少于1课时
- 161天减重31.2斤! 41岁癌症晚期男子惊艳健美大赛舞台
- 解密《长津湖》《火红年华》共同的DNA 以真实人物为原型
- 电价只降不升预期打破 限制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
- 成都已建成783条“回家的路” 条条通往幸福
- 中外院士“智汇”成都 带来人工智能最新突破方向
- 车祸需赔5.3万余元,他打零工10余年终还清
- 野生象群对人类的信任在逐渐增加
- 北京东西城“罚教管”综合治理斑马线 机动车礼让渐成习惯
- 前三季度新登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178.49%
- 油荒气荒电荒频现,绿电能否扛大梁?
- “电荒”阵痛 电价松绑
- 山西临时救助受灾困难群众4.3万人
- 联想控股否认柳传志1亿年薪
- 对“应付检查式”消防品,不能应付式监督
-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是简单粗暴“涨电价”
- 别轻易让杜嘉班纳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
- 网红补税第一案曝光,大数据为税收公平赋能
-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 涉及10省区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 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明日开幕
- 棉价创10年新高 牛仔裤变贵了
- “Z世代”用人机合作解放双手 开学“两件套”进阶
- 礼盒如何既有“面子”又不过度包装?
- 表达个性的出口 Z世代选车风格自成一派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