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教育公平感 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该成为明规则

2021-10-13 14:40:30    

  禁止收集家长职务信息该成为明规则

  近日,有广西南宁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禁止中小学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信息。南宁市委办公室回复称,家长民族、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不是必填项,家长可自愿填报。

  今年8月,已有网友建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北京市教委回应称,该信息只用于学籍管理,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北京市教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

  家长为何对学校收集职务信息如此在意?是因为这一行为关乎教育的公平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校围绕学生了解相关信息本是工作需要,可是,学生家长的工作、职务跟学生学习并没有直接关系,有什么必要了解呢?

  相反,学校收集这些信息,家长难免担心教师会不会“看人下菜碟”,对那些职务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的孩子格外照顾,而对另一些孩子则忽视甚至打压。此前,天津一教师就曾公开在课堂上宣称:“别怪我瞧不起你,××同学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得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以往送到我班里的学生,全都是家长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明晃晃的歧视言论令人气愤,也深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当然,缺乏师德的教师毕竟是极少数,也并不是说收集家长职务信息就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毕竟给教育公平埋下了隐患。这也是为什么公众谈到类似话题时,屡屡表示反对的原因。2019年,深圳一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孩子拍摄“我家的汽车”照片,引发网友热议;去年,西安一小学要求家长提供工资流水或社保,被网友质疑是“因材施教”还是“因财施教”……种种争议,无非都是源于对教育公平的坚定维护。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今天,我们更应该明白,让教育资源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学生,应该是不懈追求的目标。收集家长工作单位和职务等隐私信息,对教育的帮助不大,带来的隐患却不小,停止收集明显利大于弊。

  家校关系本就因为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格外敏感。维护和谐家校关系,就要努力去除横亘在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不信任因素,别让无关紧要的信息成为影响教育的绊脚石。当然,老师在家访或私下交流的过程中,得知家长的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也完全可以理解,不必太过敏感。但是,学校统一以填表等形式收集这些信息,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在回应中,南宁市委办公室表示,家长民族、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不是必填项;北京市教委表示该信息严格保密,不对普通教师公布,实际上也是认同了这些信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影响。既然如此,何不明确规定学校不得收集家长职务等敏感信息呢?促进教育公平,这就是值得往前走的一小步。

  土土绒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苑菁菁】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